一、物候期
当前为猕猴桃果实采前增重阶段,也是干物质积累期。
二、8月天气趋势
预计8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6.5℃,较常年同期(24.8℃)偏高1.7℃,中旬出现有持续高温天气出现的可能,预计8月我市平均降雨量为220毫米,较常年同期(271.9毫米)偏少2成,其中上旬降雨较历史同期略偏多,中旬和下旬降雨总体偏少。
1. 1~3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
2. 8~9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3. 13~15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4. 25~26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三、本月果园管理建议
(一)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管理
为落实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平坝区红阳、金红1号等早熟品种应全面停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并严格实施控氮措施;瑞玉、海沃德等晚熟品种应严格遵循合理施肥与科学用药规范。对于褐斑病危害严重、确需保护叶片的园区,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果实在安全间隔期结束后方可上市。
(二)采收管理
1、严禁早采:为规范猕猴桃采收行为,维护都江堰猕猴桃品牌声誉,保障果农长远利益,市猕猴桃协会、猕猴桃质量安全联盟及各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揭示“早采早收”对果品质量、市场声誉及果农收益的严重危害性;加强采收期巡查监管力度,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早采早售行为;对涉及违法违规早采早售的行为主体,将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惩处。特别提醒广大果农,当前果实仍处于关键增重期,早采将直接导致减产减收,并致使果实耐贮性显著下降,综合损失率可达20%以上。请自觉遵守采收规定,共同维护产业健康发展。
2、采收期确定:经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心、市猕猴桃协会等单位会商研究,依据《DB5101/T 53-2019地理标志产品都江堰猕猴桃》技术标准中关于红阳猕猴桃生育期(≥135天)、干物质含量(≥1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等关键采收指标要求,判定都江堰红肉猕猴桃(红阳、金红1号)尚未达到正式采收标准,具体采收日期将依据近期果实成熟度监测数据和气候变化情况评估后另行公布。针对个别果园因高温高湿导致早期落叶严重、经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标(≥7%)且确需提前采收的个别果园,由果园业主向都江堰质量安全联盟提交书面采收申请,联盟受理申请后组织现场核查,核属实并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实施采收。海沃德等晚熟品种采收期将另行通知。
3、采收准备:建议8月上中旬启动红阳猕猴桃采收准备工作。配齐采果袋等各类采收所需器具,完成库房、采收器具及周边环境的彻底清理与规范消毒;进行采收机具、冷库设施设备检修与调试;做好采收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准备工作。
为保障贮藏安全,冷库及用具须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严格消毒:(1)喷洒法:用1%-2%的甲醛水溶液对冷库内壁、地面及空间进行均匀喷洒。(2)熏蒸法:按甲醛:高锰酸钾=5:1(质量比)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液,按5克混合液/立方米库容的用量熏蒸冷库24-48小时,之后充分通风散气。(3)刷洗/喷淋法:用0.5%的漂白粉水溶液刷洗或喷淋果筐、放果架、彩条布等接触果品的用具进行充分刷洗或喷淋,消毒后置于通风处阴干备用。
(三)水分管理
为改善果园微气候,提倡生草栽培。生草层能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缓解高温对猕猴桃树和果实产生的不利影响。高温天气易导致猕猴桃叶片蒸腾加剧、快速失水,严重时可引发叶片萎蔫脱落及果实皱缩。各种植户应于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均衡补水,确保土壤水分充足,高温来临前间歇式喷水降温,以最大限度减轻高温干旱及日灼造成的损害。对叶片灼伤严重的植株,适度疏除果实、回缩枝条。
(四)土壤管理
夏季高温天气和短时强降雨频繁交替,导致土壤板结、干湿交替剧烈等,对猕猴桃根系造成损伤,应及时对树盘或树行带(宽度约80厘米)进行清耕松土,在灌溉时配合施入含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等含有益微生物菌剂的腐殖酸类肥料,以修复受损根系、促进新根萌发、增强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能力。排水不畅的果园,须进行全面检查并疏通排水通道,确保排水畅通,最大程度减少涝渍害发生风险。
四、特别提醒
(一)最近气温偏高,紫外线较强,注意果园早晚补水,防止日灼。本月温度偏高,有条件的可采取树冠遮阴、叶面喷雾等措施,降低叶片、果面温度,减少损失。
(二)要按照农药化肥减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合理施肥,科学用药。本月温度高,叶面追肥或喷药时需尽量避开高温时段,选择傍晚或清晨进行最佳。大棚区域用药用肥浓度宜比日常降低10~20%。
主办单位: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心
都江堰市气象局气象台
都江堰市猕猴桃科技特派团
协办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
责任编辑:刘洋远 唐合均 徐子鸿 代 丽 张 翼
技术审核:涂美艳 龚国淑